来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中国煤炭报》(2017年01月06日04版)首次对全年煤炭科技进行梳理,并评选出2016年煤炭科技十大新闻。其中公司胡振琪教授研究团队提出的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技术的相关报道,被评为2016年煤炭科技十大新闻之一,位列第六。
在普通人眼里,黄河泥沙、采煤沉陷区复垦,本来风牛马不相及,但公司胡振琪教授的研究团队利用新型复垦技术,将黄河泥沙作为充填复垦材料,通过取沙、输沙、沉沙排水等技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构建了像五花肉一样的夹心式土壤结构,既能复垦采煤沉陷区,又利于黄河调沙调水,治理黄河淤泥。
该技术成果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煤炭基地沉陷区黄河泥沙充填修复技术及示范”。自2012年1月起,胡振琪教授带领团队,针对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采煤沉陷地复垦耕地率低、传统以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复垦存在污染风险的问题,历经四年多的艰苦探索,以黄河泥沙为充填材料,利用现场与室内实验相结合和科学的测试、模拟与理论分析,构建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引水量计算模型;提出了潜沙泵取沙、浓密器浓缩、加压泵中继加压、管道传输的远距离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取沙输沙方法;创立了黄河泥沙充填区强化排水技术,包括泥沙充填延时排水和加设土工布排水,可加速充填泥沙固结和提高充填材料质量;首创了重构土壤夹心式剖面的方法和条带交替式多层多次充填复垦技术工艺,提高了表土的利用率和复垦耕地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可实现复垦当年达到正常农田的作物产量。项目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和德州市齐河县进行了试验示范,可实现95%以上的复耕率。
该课题成果于2016年4月和6月分别通过了山东省和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16年12月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鉴定,鉴定认为: “选题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创新性显著,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强化排水技术和交替多层多次充填复垦技术工艺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区域分布矿区60余个,黄河70公里范围内采煤沉陷区约有1200万亩,未来该技术在黄河两岸矿区将大有用武之地,并对黄河调沙、清淤等有益,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